沙坡尾避风坞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是去年开始实施的一个重要的改造工程。作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沙坡尾避风坞清淤工程去年11月24日进场施工,进行围挡和坞口围堰等前期准备,今年1月5日开始清淤。昨日,记者从厦门水务集团了解到,目前清淤工程已经完成约两万立方,尚有约1.5万立方淤泥需要清理,预计春节前能清理完。整个清淤工程大概在3月底完成。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现场的时候,挖掘机正一刻不停地工作着。过去经常掠过避风坞水面的白鹭依然在此来回觅食,颇为“淡定”。
沙坡尾避风坞地处厦门老城区,是厦门海洋文化的发祥地,承载着厦门的历史文脉。经过有关部门多次研究,综合考虑了这里的景观水面面积、船只通行能力等因素,决定采用“矮堤坝+清淤”的建设方案。
据厦门水务集团前埔污水处理厂厂长张荣海介绍,按照方案,清淤工程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建设一座28米长、0.5米高的矮堤坝(含一座钢闸门)。二是对避风坞进行清淤,改善坞内环境,同时用松木桩加固旧护岸。清淤深度会达到0.5米-1米,总清淤量会达到3.5万立方。三是对避风坞的7个旧排洪箱涵做防渗加固。
其中,矮堤坝的主要功能是可以进行景观蓄水。张荣海说:“涨潮时,避风坞的水面抬升,一退潮,就会露出浅滩,有了这个堤坝,可以蓄水,保证水面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同时,渔船的通行也不会受到影响。”
因为沙坡尾避风坞是许多白鹭的家园,工程在设计时专门作了考虑,确保堤坝在发挥调节水位功能的同时,能保证退潮时仍有部分滩涂暴露在水面之上,方便白鹭觅食和停息。
避风坞驳岸还分布着7座排洪箱涵,都是用钢筋混凝土和条石砌筑的,修建年代久远,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渗漏。张荣海说,这次清淤,还将对这些排洪箱涵进行灌浆防渗加固,防止地下水渗入。